影星葛蘭的“歌手”事業:始終熱愛 鉆研不斷
2023-01-12 16:25:29來源:榕城網
說起那位表演風格多樣、塑造角色千變萬化的老一輩表演藝人葛蘭,大家記住的一定是她“演員”的身份。是啊,葛蘭不到20歲就成功加入泰山影業公司新人班,以處女作《七姐妹》成功打出名號。得到著名導演卜萬蒼的賞識和支持,很快,葛蘭又憑借自己流利的英語于1954年參演了好萊塢影帝奇勒基寶在香港拍攝《江湖客》,順利走上國際舞臺。成名后,十幾年時間內參演作品四十多部,《曼波女郎》《野玫瑰之戀》等等作品部部經典。大家都覺得,她是當時影響力很大的女演員、女明星。
雖然葛蘭的表演造詣深厚,但是我更想稱呼他為“歌手”葛蘭。自《曼波女郎》在開創南下電影人時裝片的先河之后,1959年葛蘭得到美國國家電視臺的邀請,前往好萊塢演出由著名女歌星丹娜蕭主持的綜合電視節目《丹娜蕭劇場》,成為第一個在美國電視臺表演的中國女演員。在這次演出中,葛蘭獻唱了多首中英文歌曲,獲得當時很多美國人的贊賞。
美國市場一戰成名后,1960年,著名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為葛蘭量身打造了電影《野玫瑰之戀》的全部歌曲。在電臺歌曲流行榜只播英語流行曲的年代,這部電影的插曲《說不出的快活》是唯一打進香港電臺每周最受歡迎歌曲榜的中文歌;而《蝴蝶夫人》更在商業電臺聽眾點唱中外流行歌曲的節目中,蟬聯多星期榜首,可見葛蘭的唱功了得。
1961年美國一家唱片公司,出版了一張名為《葛蘭之歌》的唱片,收錄了包括《我要飛上青天》、《廟院鐘聲》《浣紗溪》《海上良宵》等十一首葛蘭演唱的歌曲。使葛蘭成功邁進國際歌壇,歌唱事業達到巔峰。
直至現在,葛蘭的很多歌曲依然可以讓年輕人百聽不厭。晚年的葛蘭依然未停止自己對歌唱事業的熱愛,她曾經跟隨姜鳳山、倪秋平等名師學習鉆研京劇,深得梅派神髓。還時常參加京劇票友活動。始終熱愛、不斷鉆研,所以我想,歌手的身份應該是更適合她吧。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。
標簽: